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一個無法決定語意的案例

直接指涉理論或彌爾主義認為(日常)專名的意義乃專名指到的對象本身,這樣子的語意模型不會混淆了專名與確定描述詞的區分,但卻造成了一個沒有太多著名學者討論過的結果。

在描述理論式的語意模型下,由於專名的意義等同於某個或某些能唯一地挑出(single out)所指對象的描述,因而,專名的使用者對於他要指涉的對象是具有某程度的知識或認識的。假如黎明的意思是那個從不空肚子吃早餐的人,那麼任何懂得使用黎明指涉的人,多少都會認為黎明就是那個從不空肚子吃早餐的人。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對於所指對象缺乏任何明確的認知,那麼他要嘛不能正確使用專名指涉,要嘛他的使用能力僅僅是寄生式的︰他的指涉依賴於某個有能力指涉的人之上(他可能從某個有能力指涉的人口中聽到了那個專名)。雖然這樣子的宣稱引起了一些困難,但是,在這個圖像下,專名的使用與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有著較密切的關鏈。

直接指涉理論拒絕專名與描述有著語意上的關鏈,因此,說話者即使缺乏對所指對象有任何認識,他仍可以正確地使用專名成功指涉。由於專名的意義在相應的命名儀式中就被決定了,只要這個命字被傳開,說話者只要僅僅聽到那個名字,並具備某種「跟隨源頭用法」的意圖,說話者使用該名字就只會指到同一個對象。這之中沒有甚麼確定描述詞扮演的角色。換言之,即使大家對於所指對象缺乏認識或具有不同的認識,只要大家使用的專名有著同一個來源(而且有著前述的使用意圖),彼此談論的仍是同一個對象。

每當我們說出專名的時候,該專名就會以某種方式被傳播出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難避免在使用專名的同時不會形成關於所指對象的信念,並以那些信念中的描述內容建立出我們對於所指對象的認識與想像,而且,在傳播專名的時候很可能會夾雜著關於所指對象的描述。如果我們對於所指對象的想像是錯誤的,並且,在傳播專名時將那些錯誤的描述一同送到他人的耳中,那麼我們就會建立出他人對象所指對象的錯誤信念或認識。也許有人會開始覺得不安︰萬一我們使用的專名在命名儀式之後的任何傳播都伴隨著嚴重的錯誤描述(例如,把人說成狗,把雕像說成動物,把沒有東西說成是有東西),那我們豈不活在一個相當怪異的溝通環境之中?即使我們關於所指對象的認識都是錯的,我們仍能談論到同一個對象︰我們談論著某個我們完全不知道的東西,並且偶而還能說出一些真話,並且形成關於那個不知道是甚麼的真信念!

Well,這是直接指涉理論蘊涵的某種可能,再者,描述理論在這方面也是半斤八兩(不論是當勞倫或是魁普奇都展示過一些例子),要他們吞桌子(bite the bullet)恐怕是沒甚麼難度。

然而,載維特(Micheal Devitt)一個不小心捅了更大的馬蜂窩,他提到了下面這樣的例子︰
阿扁擁有一群熟悉政治而常常討論社會主義的朋友。他們經常使用李卜克內西(Liebknecht)這個名字,一時指向父親威廉(Wilhelm),一時指向兒子卡爾(Karl)。阿扁只懂一點點政治,他發現自己無法進入這些討論(on the edge of these discussions),並把那個名字的所有使用都視為是指向同一個人

Which Liebknecht is this?
via: wiki

對阿扁而言,這個故事中有兩個來自不同命名儀式的李卜克內西傳播予他,然而他沒有任何知識背景能讓他發現這一點,其他與會人仕能清楚分辨甚麼時候指的是老爸,甚麼時候指的是兒子,但是他不行。於是,他誤以為他聽到的李卜克內西是「一個」專名。這是故事的開端而已。試設想過了好些日子,阿扁在另一朋友聚會上分享他這段見聞,並提到了李卜克內西這個名字。當阿扁說(當然,阿扁有意「跟隨源頭用法」地使用這個名字)︰
李卜克內西是個社會學家。
由於這句話不論是對老爸或兒子而言都是真語句,所以還好,可是阿扁接下來又講了另一句︰
李卜克內西死於1919年。

因為只有兒子死於1919年,所以,如果阿扁指的是老爸,他就說了一句假話,可是我們該怎麼判定阿扁指的是誰?我們要怎麼勾勒這句話背後的真值條件?一般而言,直接指涉理論是無法處理這個案例的,雖然阿扁有著「跟隨源頭用法」而使用專名的意圖,可是,直接指涉理論者(例如魁普奇)並不要求說話者對他跟隨的源頭有著任何認識,不需要知道這個被使用的名字來自哪一個具體的人的口中。於是,我們將沒有方法判定阿扁每次使用李卜克內西的時候涉及到哪個源頭,因此追溯不到相應的命名儀式,以致於不能判定所指對象究竟是父親,還是兒子。其結果便是我們無法判定這個語句的真值條件為何。

這個困難與文章前半提過的不同。後者的情況比較接近「有方法決定所指對象」,只是使用者自己搞錯了;這個則是徹頭徹尾地搞不清楚所指對象,搞不清楚相應的語意。不過,給定了這樣的案例後,再搭配一下前半提過的擔憂,情況就會變得更加有趣。

不過,這個「李卜克內西案例」本身卻不會對描述理論造成多大困擾就是了。





====
參考資料
Devitt, M. (1981). Design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onnellan, K.(1967). 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 Philosophical Review, 75, pp.281-304.
Kripke, S.(1980). Naming and Necess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tegories:

Copyright © 單稱飯堂︰拒絕複數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Anders Noren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 BTheme.net      Up ↑